关于黑料网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客户案例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科技创新
喜看南充农业新增长 高标准农田筑基 科技赋能春
发布者:admin浏览次数:

  机械轰鸣破春寒,阡陌重塑绘新图。作为全国首批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蓬安县聚焦全年粮食稳面增产、提质增效,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做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为今年春耕生产筑牢耕基。

  多产粮、产好粮,建好良田是前提和基础。在位于南充市蓬安县罗家镇泥巴寺村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大量的人力机械正在进行田形调整、田块精平、沟渠开挖等作业,预计再有一个多月时间,以往的“巴掌田”“低效田”将彻底转变为“连片田”“高产田”。

  遵循“宜大则大、宜梯则梯、能排能灌、宜机作业、稳产高产”的建设原则,泥巴寺村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建设面积2596亩,从今年1月开工以来,承建方每天多点位、多工种同步推进施工,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雏形已初显规模。

  四川资源集团核西南院蓬安县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项目经理何涛说:“现场投入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117台,施工作业人员215人,目前已完成田土调型1800亩、道路4.5km,计划4月初完成田土精平、培肥、水渠、提灌站等全部工作内容。”

  细碎零散的耕地即将变成“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村民们的种粮积极性也随之高涨,按照村里的耕种规划,翠绿的水稻将成为首批在高标准农田里“安家”的作物。

  “改造过后,我们大春生产用来种植水稻,预计水稻种植会增长每亩二到三百斤。”罗家镇泥巴寺村党支部书记陶丽娟说道。

  泥巴寺村仅仅是蓬安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蓬安将新(改)建高标准农田19万亩。建好良田种好粮,科技到田有保障。而在巨龙镇龙云寺村,眼下也进入到小麦“飞防”作业的关键期。

  巨龙镇龙云寺村无人机操作手杨杰:“我们无人机一天能够作业200亩地,相当于以前二三十个人工一天的作业量。我们龙云寺村今年准备了两台无人机,700亩地两天就可以完成病虫害防治。”

  龙云寺村因地制宜实行头雁引领,通过整治撂荒地打造出优质粮油种植基地2100余亩。在今年小春生产中,该村种植的700余亩小麦不仅全部采用了高产品种和机械化作业,农技专家的全程到田服务,也让“科技种田”成为粮食丰收的坚实基础。

  巨龙镇龙云寺村党支部书记祝正说:“我们有信心今年小麦亩产能够达到1000斤左右,同时我们也是两季轮作,小麦收了就种大豆,进一步提高粮油作物的总产量和经济收益。”

  从建好良田到种好良田,无论是高标准农田建设还是科技到田服务,都是为了确保“天府粮仓”更充盈,而日益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则让乡亲们在从事农业生产中更加省心。坐落在蓬安县睦坝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内的常丰农事服务中心,目前正全力开展蔬菜、水稻等作物的育苗工作。

  该农事服务中心集农资供销、工厂化育秧、农机服务、烘干仓储、大米加工、农产品销售于一体,可以提供农业生产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今年以来,已为全县提供粮食仓储600吨、加工2000余吨。

  聚焦全年粮食稳面增产、提质增效,蓬安各地在抓紧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小春生产田间管护的同时,围绕大春生产的各项备耕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

  蓬安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秦萍说:“紧盯目标任务,全年计划完成粮油播面121万亩,粮食产量达39万吨;其次是抓好农时农事,抓好小春田管,目前全县14万亩小麦、25万亩油菜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同时抓好大春备耕工作,已调运储备各类种子50万吨,肥料、农膜等农资储备充足,为完成全年粮油目标打好第一仗。”(供稿方:南充市农业农村局)